讲座主要围绕“治学与治人”的主题展开,分为“教育与学习”、“为什么学习”、“学什么”与“怎样学习”四个部分。在“教育与学习”部分中,吴俊培根据不同的标准,将教育分为“早期教育、从官学到民学的教育与从民学到官学的教育”、“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和“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指出学习是一种本性的东西,前人的知识尽管再多,后人也要把前人的知识学下来,才能去开创新的知识。在“为什么学习”这一部分中,他否定了“读书做官”和“读书挣钱”这两种关于学习的功利判断,认为学习是为了明理,即做人的“理”,追求道德升华,为学习而学习。在“学什么”的部分中,吴俊培结合例证,阐述了学习学的是科学和技术,要处理好博和专的关系及做人和做学问的关系。而在“怎样学习”部分中,他认为启蒙学习以记忆为切入点,要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结合起来,将“思学做”结合起来,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表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只要沿着“思学做”的道路走下去,世界必然会有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
在自由提问环节,吴俊培结合事例,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