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晚,法学院三水校区法援队举行第二期读书会。法学院刑法学(犯罪学方向)老师杨靖担任主讲嘉宾,与队员们交流关于朱苏力《法制及其本土资源》一书的读后心得。
同学们就“变法、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畅谈了自己的观点。杨靖阐释了中国近代以来移植的西方法制与中国人文传统之间的矛盾。他从欧美、阿拉伯、伊斯兰、中华四大法系讲起,重点说明了欧美法系强调的自由、平等、公正,点明了中华法系的核心是维护王权,导致了几千年来人治的根深蒂固。杨靖认为,中国法律应汲取西方法制的精华,同时尊重“本土资源”的动态变化,即尊重现实,并结合实例说明对待本土资源的态度。
随后,读书会围绕“小悦悦”事件后“见死不救该不该立法定罪?”展开了热烈讨论。杨靖就“见死不救应不应入罪”作了系列探析。他指出,一方面,中国有善的传统,另一方面,中国面临国人道德滑坡的现实。杨靖列举了欧美国家诸如怠慢救助罪的类似法律规定,认为以冷漠入罪,用法律守住道德的底线,可以引人向善,促进中国社会风气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