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看《西游记》,只是看热闹。很少人真正懂它!”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部经久不衰的著作,
糖葫芦一:迷人的童话艺术风韵
纪德君首先指明《西游记》是一部不亚于其它三本名著的经典之作,它具有迷人的童话艺术风韵,可以当做童话来阅读。他说,吴承恩将我们熟悉的东西神奇化,不仅为我们展现了花果山、水帘洞等童话般的世界,还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具有童心、童趣的主角,带我们徜徉于奇花异草妖魔鬼怪的世界中。
糖葫芦二:生命意识的自觉与张扬
讲座中,纪德君指出《西游记》满足了我们人类的两大梦想。首先是人类对长生不老的渴望。故事中,孙悟空漂洋过海拜师学习、偷吃蟠桃仙丹人参果、强改生死簿,不就是为了长生不老吗?各路妖魔鬼怪觊觎唐僧肉,不也是为了长生不老吗?其次是对个性自由的张扬。孙悟空翻一筋斗便十万八千里,善七十二变,自然界任何事物都无法阻止他,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类对自由的渴望。但他却受紧箍咒的限制。“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纪德君语重心长地说。
糖葫芦三:现实批判色彩
“其实吴承恩是有意编写这样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社会中官官相护的现象的。”纪德君说。书中许多妖魔都与神佛有联系,往往最后都由神佛救走,这些妖魔就是社会上各种黑暗势力的幻化,是对现实生活中官官相卫的讽刺。他还举了牛魔王一家的例子,牛魔王一家各占据一方为王,讽刺的就是现实中的各种土豪劣绅。
糖葫芦四:丰富深邃的哲学意味
谈及《西游记》的哲学意味时,纪德君结合书中章节进行解读:三打白骨精就是暗喻生活中很多人和事都不是表面这么简单,内里是很复杂的;猪八戒打蜘蛛精则体现到贪图美色会使人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真假美猴王就可以理解成为人在追求目标中两种矛盾心态的斗争,要去除不良心态才可以成功。
正所谓欲壑难填,纪德君最后告诫同学们,要铲除外在的杂念,一心一意朝目标奋进,才能取到属于自己的“真经”。